《读者》插图进京 一个可以深读的展览

时间:2023-03-19 16:40:05阅读:4327
昨天上午,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“传承文化美学,建设书香社会——《读者》杂志插图艺术作品展”首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行。《读者》杂志将四

      昨天上午,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“传承文化美学,建设书香社会——《读者》杂志插图艺术作品展”首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行。《读者》杂志将四十多年、七百八十多期杂志、三百多位艺术家参与创作、累计多达2万余幅的插图,精选二百多幅进行展出,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表示:“这是一个可以深读的展览。”

      据悉,本次展览将持续至4月9日,随后还将赴深圳、上海等十地进行巡回展览。

      四十多年来形成大众 高度认可的“文精图美”风格

      提起《读者》杂志,很多喜欢阅读的朋友都会有着深刻的印象,不仅文章精彩,其插图也有自己风格与特点。精美的插图是文章的眉眼手足,亦是文章的底色轮廓。《读者》自1981年在甘肃兰州黄河之滨创刊,承袭40余载。文与图被一代一代编辑精心配比、巧思加工,形成了为大众所高度认可的“文精图美”的鲜明风格。四十多年来,七百八十多期杂志,三百多位艺术家参与创作插图,作品累计多达2万余幅,形成了《读者》杂志极具代表性的文化艺术品牌。读者杂志社社长、总编辑宁恢表示:“《读者》编辑经常会收到读者来信,大家会谈及我们插图艺术的独特性,插图展是给予读者另一个看《读者》的视角。”

      给予作者极高自由度

      让插图给文字插上想象的翅膀

     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教授李晓林担任此次插图展的策展人,“作为《读者》的插图作者,从1997年第一次与《读者》结缘,已经画了二十五年,粗略计算共有一千五百多幅作品。”谈及创作《读者》插图作品,李晓林直言:“《读者》给予我们作者极高的自由度,编辑并不局限于用插图解释文章的内容,而是让插图给文字插上想象的翅膀,形成了自己插图风格。”谈及在创作过程中最着急的一次,李晓林笑言:“编辑今晚指派内容,明天交稿。”

      《读者》杂志精心对这些插图整理、分类,重点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画作,以“彰显时代风貌,涵养艺术品位”为标准,挑选两百余幅插图作品进行展出,集中体现了《读者》插图的艺术水准,也反映了中国现代插图这一画种的发展变化。为了让参观者了解插图的创作背景,提升观赏体验,此次展览还搭配了部分原杂志的文字内容。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表示:“这不仅仅是插图艺术展,而是如看《读者》杂志一般,可以深读的展览。”文章唤起参观者心中所念走进美术作品,插图引导参观者多角度阐释文学作品内涵,文图相配满足多元审美需求。

      梁晓声参观展览

      回忆与《读者》的故事

      作为作家代表梁晓声来到展览现场,谈及自己的《读者》记忆,他说:“我从四十岁开始读这本杂志,如今读到七十多岁。这本杂志开拓了我的阅读范围,它让我第一次读到保加利亚作家的作品,很是让我难忘!每次在读文章的同时,都会欣赏那些插画,也是一种美的享受。”梁晓声笑言:“展览又勾起了小时候读连环画的那个感觉,自家书架依旧留着三十多本《读者》杂志,或因为文章优美,或是因为插图好看!”文/本报记者 王磊

      摄影/本报记者 王晓溪

      统筹/刘江华

      相关资讯

      首页

      电视剧

      返回顶部

      电影

      万年电影